当前位置: 离山案例 > 优秀案例
广州打造世界一流贸易中心,南沙力量将再次
房地产
2019-12-08 17


作为一座崛起于太平天国军队与租界军队激战之中的城市,上海从建立之初就足够洋气,凭借独有的工业、人口、港口、贸易优势,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传统的经济中心城市。 


 


但随着中国再次投身世界贸易的洪流并一路发力冲到了世界第一贸易国的位置,她的光芒也正在被另一座贸易大城广州所掩盖。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上海全市生产总值为830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5.7%

同期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5507.71亿元,虽然体量不如上海,但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7.5%,却要明显高于上海。




可以说,即便现在上海的经济地位无法被取代,但在不久的将来,难保不会被广州以长江后浪之势所超越。

因为和广州相比,上海确实“老”了。

根据2017年公布的数据,上海老龄化率高达14.3%,排在国内首位,是一个十足的老龄化城市。

但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广州同年老龄化率为8.62%,几乎接近上海的一半




并且去年初,广州市政府就定下“至2035年常住人口达2000万级别”的目标,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广州还将增加30多万新鲜人口。

人口既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又是刺激内需的动力,单凭这一点带来的潜力与活力,就是上海所不具备的。

但是抛开人口,广州还有哪些筹码来创建世界一流贸易中心呢?

答案是南沙。


建设世界贸易中心,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

对于广州来说,要想尽快赶超上海,就亟需一个能够承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南沙。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和越秀、天河等区相比起步确实要晚一点,但实力却一点也不输前者。

今年一季度南沙就以11.9%GDP增速超越广州各区,稳居榜首。其中就以制造业为首的第二产业表现最为强劲,增长贡献率达73.14%(数据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而在去年,南沙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产值就已经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27.87%,成为区内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随着小马智行、蔚来汽车项目的落户和广汽丰田车三厂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及后续投资,南沙汽车产业将向新能源、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领军产业。




有了制造能力,就有了货物。有了货物,就可以出口。

要出口,就需要港口运输,南沙同样具备。


作为广州四大港区之一的南沙港,不仅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又临近港澳,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自贸区挂牌不到三年,南沙港累计货物吞吐量就超过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800万标箱,汽车吞吐量超180万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南沙的港口服务能力更是大幅提升。如今已建成1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年吞吐能力达到1600万标箱,助力广州港进入全球2000万标箱俱乐部(数据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未来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丹马士环球物流也将在南沙合作运营大湾区全球优品国际分拨中心。




可见,南沙港强大的航运能力无论是对广州重回贸易中心还是对整个大湾区的建设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强大的基础设施上,南沙高效开放的营商环境同样也对广州建设世界一流贸易中心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将南沙的活力激发到极致,在过去三年,南沙的负面清单从近200项降到90多项

更少、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负面清单,推动了制度的成型与稳定,南沙的开放力度和经济质量均有提升。 

但,这依然不够。




制度成型了,环境优化了,没有企业进来,一切的努力都将无济于事。

因此,南沙又出台了一项堪称国内最强的企业吸引政策。

对于新引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最高1200万元的落户奖励和最高2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现有制造业企业整体转型升级给予最高1.5亿元奖励。




目前,落户南沙的企业已经超过八万,正在朝十万大关迈进。企业进来了,但是做进出口贸易,还要讲究速度。

于是,通过“互联网+海关”改革实现“7×24”小时智能验放,并且运输工具和舱单申报使用率均达100%,企业办事效率提高80%以上,集装箱通关审单从1小时缩短到5分钟



多项通关提速措施的施行也让南沙口岸便利化改革实现全国领先

对于做进出口的企业来说,不仅可以缩短产品运输的时间,还可以省下一笔仓储费,节约下的成本也就成了企业效益

可以说,南沙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广州这座千年老城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其能在世界贸易的洪流中与大浪搏击,而不被击翻。




另一方面,多项国家省市政策的支持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落户的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让他们能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中具备更加强大的优势。

也因此,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户南沙。